李书记挨家挨户做工作,尤其是那些守着老人孩子无法外出的人家。他动情地对大家说:“同样的日子,天上掉下来的和自己奋斗来的,总归不一样啊!”为了让大家养得踏实,村里还给每只鸡上了保险,并且承诺全力助销。现成的鸡苗,现成的鸡舍,一些人便领了鸡苗回去,可还是有一些人觉得麻烦,不愿意养。李书记便和镇政府商量,在村子边上圈了40亩地,搭起鸡舍、草棚。农户认领鸡苗,以认股的方式加入,由村里统一喂养。就这样,养鸡合作社应运而生,一些村民开始在这里打工,喂水喂食,清理打扫。
不止如此,作为一只追求进步的鸡,“溜达鸡”还完成了从农产品到农商品的初步蜕变,考取了各种证书,有了在大市场安身立命的资本。它们还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:“八步沙溜达鸡”。
打那以后,老婆发现,大李常常一个人坐在小区的长凳上,拿着手机认真地看着,嘴角还不时地露出笑容,一脸幸福的模样。
此时,鸡已经完全成熟,每只五斤来重。眼见着它们一天比一天大,李书记一天比一天愁。要知道,四个月的出栏期一到,每过一天,每只鸡就要亏损四五角钱;更要命的是,随着气温升高,鸡容易死掉。一晃又是十几天,鸡的体重已经飙到了八九斤,李书记的血压也飙升起来了。